透過「碎片化學習」,有效利用零碎時間,提升學習效率。
我經常遇到兩種截然不同的人。一種人極度追求新知,認為:「書本上的內容早已過時,不如不讀。」另一種人則堅持:「網路上的資訊大多錯誤,讀書才是唯一可靠的學習方式。」甚至還有一本書名就叫做《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》。
這兩種說法看似相悖,卻都有其道理。以電腦相關書籍為例,出版超過三年的書籍,圖書館甚至拒絕接收捐贈,顯示其知識價值的快速折損;但某些經典書籍,如博碩的名家名著系列,即使已出版超過十年,依然備受推崇。
在我認識的十倍工程師當中,既有信仰「碎片化學習」的人,也有重視「結構化學習」的人,若能切換的使用,不是更好嗎?
碎片化學習是指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,例如排隊、等人或通勤時,都可以善加運用這些時間來吸收知識。
《化輸入為輸出的五堂課》萬能框架的結構是「觀點—案例—總結」。
觀點
提出主觀的論點或客觀的事實。
這段內容的重點是什麼?你有什麼收穫?
案例
提供支持觀點的真實例子或數據。
分享一個相關的案例、故事
總結
當今的學習資源繁多且觸手可及,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在接收新資訊。無論是技術社群的短文、每週的電子報,還是 YouTube 的影片,這些資訊量雖然很大,但資訊密度卻變低了,容易讓人產生焦慮。
如果我們堅持傳統的結構化學習方式,我們將會被訊息淹沒。儘管碎片化資訊有許多缺點,但我們也無法忽視它現在就是主流。所以善加利用碎片化資訊學習,是現代人快速獲取新知的必要能力。
前面提到的「主題閱讀」方法,較適用於書籍或線上課程等結構化的學習資源,但當我們進入一個新興或冷門領域時,往往找不到足夠的結構化資源。
而且現代生活節奏繁忙,如果不善用碎片時間,學習時間將大幅縮減。因此,「碎片化學習」是一個有效的替代策略。
結構化資訊閱讀後,即使遺忘內容,至少還能憑著書名或章節回溯。但碎片化資訊可能是一則貼文,說不定連標題都沒有,幾天後再找回這篇貼文的機率微乎其微。因此,碎片化學習不能停留在閱讀階段,必須進行輸出轉化,才能真正吸收。
選擇合適的文章:選一篇可在 15 分鐘內讀完的文章
內化後輸出
果決放棄
若無法順利輸出,則代表該文章不適合你,無論是作者寫的不好,還是你理解能力尚未到位,請果斷的放棄。
因為真正重要的資訊,它會不斷重複出現,屆時再學也不遲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,我發現以下情境特別適合碎片化學習:
熟悉的領域:已具備扎實知識架構,能輕鬆應對片段知識,不容易被誤導。透過碎片化學習來快速跟進最新資訊。
激發靈感:引發靈感,並收集實用案例,為日後的輸出提供素材。